
0371-60203063
发布时间:
2025-10-15
来源: 鑫烁制冷技术 怎样合理控制速冻库的入库量以..冻结效果?
合理控制速冻库入库量的核心是 “匹配制冷负荷、保障冷风循环”,具体可通过 “明确限额、科学摆放、动态调整” 三个步骤操作,..冻结效果稳定:
1. 先明确入库量上限:不超设备承载能力
按设备额定冻结能力定限额:参考速冻库设计参数(通常标注 “每小时冻结量”),单次入库量不超过额定值的 80%。例如额定每小时冻 500kg 肉类,单次入库量控制在 400kg 以内,避免制冷系统过载。
按库内空间算占比:货物总堆放体积不超过速冻库有效容积的 70%,预留至少 30% 空间供冷风循环,防止局部空气不流通导致冻结不均。
2. 科学摆放货物:降低冻结阻力
分散堆叠,避免 “大堆码放”:将货物分成小批次(如肉类按 20-30kg / 箱分装),每批之间预留 10-15cm 间隙,让冷风能穿透货堆,直达货物中心。
避开关键区域:货物不紧贴蒸发器、库壁和库门,与蒸发器保持 50cm 以上距离,防止蒸发器结霜过快或局部温度过低,影响整体换热效率。
同温货物集中入库:尽量将温度相近的货物(如均为 4℃左右的新鲜肉类)同时入库,避免冷热货物混合导致库内温度波动,增加制冷负荷。
3. 动态调整:根据冻结效果灵活优化
观察冻结时间:若货物达到目标冻结状态(如肉类中心温度降至 - 18℃以下)的时间比正常延长 20% 以上,说明入库量可能偏多,下次需减少 10%-15% 入库量。
监测库温波动:入库后库温若超过设定值(如目标 - 35℃,实际升至 - 28℃以上)且 1 小时内无法回落,需暂停入库,待库温恢复后再分批次补充。
按货物类型调整:含水量高的货物(如海鲜、果蔬)冻结时需更多冷量,入库量可适当减少(比肉类低 10% 左右);体积小、易冻结的货物(如速冻饺子),可在限额内适当增加入库量。
标签:
当前位置:
热门推荐

